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为伟大胜利。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期间的日本相关史料,再次印证中国共产党在东方主战场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揭示了侵华日军对中国共产党抗战的真实看法,从他者视角批驳了否定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错误观点。
中国共产党是东方主战场的抗日核心力量
九一八事变后“把东北局部反日运动推向全民性抗日运动”。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入侵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入侵,9月22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迅速提出了联合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1934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革军委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提出:“我们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愿意同全中国的民众与一切武装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抗日,开展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对此,日本东邦国策同志会对中国共产党对日作战宣言的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目标在于抗日,意图要通过国共合作使共产党军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统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东邦国策同志会还进一步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已经从单纯的发动群众的运动转变为自信的武力战斗,中国共产党这种主张的变化主要是源于共产国际的领导和支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尤其是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势头,更是对日本当局产生了巨大压力。1938年11月,日军寺内部队参谋部向参谋本部提交的秘密文件《极秘 关于共产军的政治部》中提出:“共产党的政治部通过抗日游击队,在军队以外的地区进行抗日思想的教育和宣传,使广大民众‘有力出力,有物出物’,积极地参加抗日战争,在华北地区的‘赤化’和抗日运动,形成了一个思想统一、组织力强、群众支持的抗日局面。”
中国共产党填补七七事变爆发后华北地区的抗日“真空”地带,有效牵制了侵华日军,成为东方主战场的抗日核心力量。日本史料全面揭示了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坚决进行抗战,有效地牵制和消耗了大量侵华日军主力。作为“国策会社”的“满铁”,在日军向华北和华中地区入侵过程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情报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形成“秘密”调查报告书提供给日军作为侵略政策的参考。1939年11月,“满铁”在其调查报告书《秘 关于第八路军及新编第四军的资料》中提出:“早在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提出‘停止一切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内容的对日抗战通电,这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并以‘创建模范的抗日军队进行斗争’为口号,积极动员战斗指导员,从军长到炊事员、马夫,全体人员努力学习军事实务与政治教育,包括正规军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制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中日问题等内容,稳步推进对日抗战的准备工作。”该调查报告还对八路军的敌后抗战战场进行了详细调查,认为:“八路军根据战略和政治上的需要,针对广大被占领地区,建立无数小型根据地,普遍开展游击战争,以此坚持长期抗战;并在各地发动群众运动,组织人民自卫军、游击队等,开展破坏日军后方治安、袭击交通与补给线、小股部队,以及破坏‘新政权’组织等活动。他们不仅在山西省内的各条铁路、公路沿线展开活动,还深入河北、察哈尔、绥远、山东、河南等广大被占领地区发动游击战,甚至越过‘满洲国’边境,进入热河地区制造骚乱,其行动之猛烈达到极点,至今仍在持续。”
坚持敌后抗战牵制大批侵华日军
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在华北“形成‘赤色回廊’,被侵华日军看做是华北治安肃正的一大‘癌症’”。1943年7月,日本同盟通讯社华北总局向日本驻北京大使馆提交的一份调查资料《华北建设的现阶段》提出:“作为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的华北当前最紧迫的急务,是要动员一亿民众的全部力量,开发取之不尽的地下资源,并将其作为战时的重要国防资源供给日本,但重庆(国民政府)与延安(中国共产党)这两大势力的阻挠,使华北所肩负的这一‘重大使命’,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该调查资料还提出:“事变六年(指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已六年),如今在华北地区,蒋系军队几乎已被我方精锐部队的铁蹄所踏平并歼灭,然而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此期间巧妙地避开了我军锋芒,持续策动华北的赤化(共产主义化)阴谋。正是这支中国共产党军队,成为华北建设的毒瘤;而歼灭这支共产党八路军,这是日军在华北的‘重大使命’。”
该调查资料还进一步分析提出,即使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反复实施“肃清作战”,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陕西、甘肃、宁夏)、“晋西北边区”(山西省西北部)、“晋察冀边区”(山西、察哈尔、河北)、“晋冀鲁豫边区”(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已经连接而成的“华北赤色走廊”,形成了军、政、党、民四位一体的抗日赤色势力的政治攻势便越发强劲,是华北地区日军需要彻底消灭的“毒瘤”。
日方史料充分证明,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当局充分认识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长期在敌后战场作战,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已对日军后方构成严重威胁,成为其对华战争的重大潜在威胁。尤其是1940年爆发的百团大战,作为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最大规模正面战役,不仅有效牵制了大量日军兵力,也对其交通运输线及据点造成严重破坏。由此,日本方面愈加明确地将中国共产党视为其真正的对手。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东方主战场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军事、政治及国际影响等多个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不仅极大削弱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力量,也强化了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战略地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地区抗日斗争,有效牵制并消耗了大量日军主力;中国共产党积极开辟并坚守敌后战场,通过农村包围城市与广泛发动群众等方式,建立起19块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在正面战场受挫时保存了抵抗的火种;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军事力量、政治经验和群众基础,对战后中国政局变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是东方主战场上的重要支柱。
作者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郭飞
新媒体编辑:崔岑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