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大暑)”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3 19:08:48   浏览次数:3  发布人:ae45****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7月23日(周三)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大暑)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谢杨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大暑是一年当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节气。今年大暑正值初伏,湿热交蒸,容易引起心烦意乱、烦躁易怒,以及脾胃功能减弱、消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7月23日(周三)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大暑)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
    谢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

    大暑是一年当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节气。今年大暑正值初伏,湿热交蒸,容易引起心烦意乱、烦躁易怒,以及脾胃功能减弱、消化能力下降等问题。在此期间,要注意防暑降温,充足睡眠,清淡饮食,养护脾胃,特别是户外工作者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以防中暑。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将向公众宣传“病毒性肝炎可防可治”科学理念,普及防治知识,增强公民自我防护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围绕大暑时节养生保健、高温天气防暑降温、暑期防溺水、洪涝灾害后居家环境卫生以及肝脏疾病防治等问题,请各位嘉宾回答大家的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李树强先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张振鹏先生,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女士,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琦先生,山西省古交市桃园街道社区工作者郝丽颖女士。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新华社记者

    大暑时节“伏天晒背”是否人人适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张振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谢谢记者提问。这也是最近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大暑时节气候炎热,是“养阳”的好时节。“养阳”的方法层出不穷,晒背是其中之一。但是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晒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以下几类人群就不太适合:一是体质弱、高龄、皮肤容易过敏的不适合;二是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平素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舌红苔黄,晒背后容易上火,从而出现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不适。三是既往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

    对于平素畏寒怕风、怕冷的虚寒体质可以适当晒背。但是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时间段,避免在天气炎热、太阳直射的情况下去久晒。

    二是要掌握好频次和时长。开始先以5~10分钟为宜,慢慢适应以后,可以逐渐增加到每次15~30分钟,每周2~3次即可。

    三是晒背后不要马上洗冷水澡,也不要去吹空调、冷风扇,还有进入温差较大的空调房,最好是在室内阴凉处安静休息15~30分钟,让体温自然恢复。

    四是晒背后应及时补充水分,比如我们常喝的温开水、淡盐水,但是不要喝冰饮。谢谢!

    中新社记者

    大暑时节户外气温比较高,有新闻也报道了外卖员、快递员中暑的情况,请问如何判断是否中暑?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中暑?谢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
    李树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谢谢您的提问。高温高热作业环境和人体散热功能障碍都会引起中暑。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先兆中暑的症状,一定要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安静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和盐分。这些症状一般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如果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还出现了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速的情况,要赶紧用冰袋等物理降温并及时补液,如果症状继续加重,就赶紧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发展到重症中暑。重症中暑非常危险,可以危及生命,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高温天气时,外卖快递员长时间在烈日下骑行,中暑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日常工作中,建议外卖快递员做到三个“主动”:

    一是主动防护,包括穿戴防晒装备,如防晒服、头盔遮阳帘、防晒面罩、太阳镜和防晒霜等。

    二是主动休息,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增加休息的频率和时间,一定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三是主动补水,保持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这里面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提前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要少量多次,持续补充,不要一次性喝大量水。二是优先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淡盐水以及果汁等。三是最好喝常温或者微凉的水,这样容易吸收利用,不建议喝冰镇饮料,因为冰镇的饮料对胃肠道会产生刺激。四是不要喝含有酒精和高糖的饮料,避免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

    洪涝灾害过后,居民返家正常生活时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段蕾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谢谢您的提问,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洪涝灾害之后,返家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检查房屋结构的毁损情况,评估房屋结构的稳定性,确认安全后才能进入。进入后要去检查电路是否有短路、煤气是否有泄漏、水管是否有漏水的情况,避免出现触电、中毒、爆炸这样的情况。

    二是房屋要首先做好清除积水和淤泥,全面消毒之后才能够回迁入住。墙面、物体表面和地面可以用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或者擦拭消毒,日常用品可以通过煮沸或者曝晒来消毒,房屋要全面彻底地通风、干燥,确保房屋空气清新之后才适合回迁入住。

    三是要注意饮用水安全,这个很重要。首选是瓶装水和桶装水,如果没有瓶装水和桶装水,就要选择属地提供的安全饮用水。自供水的水井要做到抽干、清淘、冲洗、再消毒再抽干然后才能使用。自来水首次使用前要放空滞留在管道里的水,直到无色无味。还要切记的就是水一定要煮沸之后再饮用。

    四是要注意防蚊、防蝇、防鼠。蚊子可传播多种传染病,灭蚊驱蚊防叮咬是非常关键的,有虫媒传染病的地方需要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和个人防护来阻断传播,防鼠可以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杀鼠剂来灭鼠,但是我们要高度关注的是这些毒饵要放置在儿童不易触碰到的地方,而且要设置非常明显的醒目的标志,防止误食毒饵。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痛等。有疫情的地方要迅速开展灭蚊行动,降低密度。建议公众做好个人防护。白天在外出时候建议穿着浅色的长袖衣裤,如果有裸露的皮肤要涂抹含避蚊胺和避蚊酯的驱蚊产品来驱蚊,避免在树荫和草丛等蚊虫密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家中要安装纱门和纱窗,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使用蚊帐,必要的时候要配合电蚊拍和蚊香液灭蚊。个人如果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的情况,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者疫区旅居史者,要立即就医治疗。

    五是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可食用。因为这些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可能被病原体或者有毒化学物质所污染,可能引发中毒或者其他的健康问题。

    六是要注意健康监测和心理调适。如果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的情况要及时就医,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规律。如果出现焦虑、失眠这样的情况,通过自身的调节没法缓解的,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谢谢!

    央广网记者

    有网友反馈说自己以前没有脂肪肝,减肥中却得了脂肪肝,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人说“熬夜会导致肝癌”,很多熬夜的人、喝酒的人,为了保护肝脏,会购买一些“护肝”药品,请问有用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王琦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感谢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非常好。首先我想说的是,减肥过程当中新发脂肪肝,往往是和减肥方式不科学密切相关的。比如说,追求快速减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比如我们使用了极低热量的饮食,这样的饮食结构可能会促使机体短期之内大量分解脂肪,脂肪分解产物会涌入肝脏,造成肝脏的代谢能力不足。

    第二,高强度运动配合了低碳水饮食,这样会使脂肪分解加速,碳水化合物不足可能会加重我们肝脏的能量代谢失衡。

    第三,可能过度依赖代餐,导致蛋白质的摄入不足,或者滥用减肥药品,然后导致脂肪的异常分解。这样情况可能会在减肥的过程当中引发脂肪肝的发生。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减肥不要过于着急,一定要循序渐进,要有科学的方式和方法。

    长期熬夜可能会影响包括肝脏在内的多个脏器的功能,可能还会加重已经存在的肝脏疾病的进程。但是我们想说的是,千万不能把肝癌的发生简单归于熬夜,因为肝癌的发生是有明确的致病因素的,比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长期大量饮酒,脂肪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还有自身免疫性肝病,或者黄曲霉毒素的暴露,这些才是肝癌发生的直接致病因素。

    市面上目前可以买到“护肝”类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们医生处方的具有明确药理学作用的药品,还有一类是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非处方类的护肝类药物。我们想强调的是,无论哪一类护肝药物,都不能完全抵消致病因素所造成的肝脏损伤。所以我们希望要从改善熬夜等生活方式、尽可能避免饮酒等致病因素这些角度来入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肝脏。所以,我们说健康人群没有必要为了护肝而使用护肝类药物。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郝女士您好,听说您是一位健康达人,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知道,社区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工作与运动的平衡呢?谢谢。

    山西省古交市桃园街道社区工作者
    郝丽颖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谢谢记者对我们社区工作的关注。社区工作确实比较繁忙,千头万绪,但这不是偷懒不运动的借口,相反我觉得坚持运动反而能更好地促进工作。我在工作当中利用碎片时间“微健身”,比如上门走访时会选择爬楼梯代替乘电梯,工作间隙也会做做手指操、肩颈操、拉伸操等,每天通过智能手环记录自己每日的步数和心率的数据,多督促自己运动。这样既完成了工作,也达到了运动目标。

    我每周有三天下班后会去瑜伽、游泳或者打球,这样我就会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很健康的状态。周末还会有3到5公里的慢跑。体重大的朋友运动时要循序渐进,以免伤到膝盖。总之,运动得合理安排,这样才可以持之以恒。

    另外,节假日我会组织大家一块儿跳跳健身操、扇子舞,带动大家一起运动,推行“边运动边做公益”,利用自身特长如瑜伽、健身操、舞蹈等为社区的老年人、留守儿童做运动指导,让身体和心灵都能够得到锻炼。有位阿姨之前身体健康属于亚健康状态,很容易疲乏,心情也很烦躁,一说话就容易生气。后来跟着锻炼和健康饮食,亚健康状态就明显得到了改善。现在家里一些日常生活家务料理起来就很有精神。

    我相信,坚持运动能让我们工作得更棒,健康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基石。通过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健康与工作的双赢。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中医常说“怒伤肝”,请问肝病患者如何夏季养生?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张振鹏

    好,谢谢记者的提问,这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大暑节气天气炎热,人们火气易旺,经常会莫名出现心烦意乱、烦躁易怒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中医认为,肝脏的生理特性是主疏泄和升发,肝脏和情绪的调节是密切相关的,如果长期的不良情绪刺激,会导致肝气郁结、肝火旺,从而影响肝脏的疏泄和升发功能。另外,肝和脾关系密切,肝脏的疏泄功能失衡时,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和消化功能减退,从而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这样会进一步加重肝病患者的病情。

    在大暑时节,肝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来辨证养生、养肝护肝:

    一是平素有心烦、口苦、目赤头痛、容易发火,这部分人群我们推荐清肝饮,可以选用栀子5克、荷叶3克、决明子3克,开水冲服;平日可以按揉太冲穴,我给大家展示一下。大家看,太冲穴是在足背第一、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太冲穴可以起到疏肝、清肝火的作用,对于我们情绪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二是平素有心烦不安、胸胁胀闷,这部分患者我们推荐花麦茶,可以取玫瑰花3克、白梅花1克、生麦芽5克,开水冲服,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三是平素出现食欲不振、容易腹泻、容易疲劳这部分人群,我们推荐健脾茶,选用的是茯苓3克、山药3克,开水冲服。还可以采用中医冬病夏治的穴位贴敷方法,选取背部的肝俞穴和脾俞穴,背部的肝俞穴和脾俞穴是在我们背部正中线两侧,肝俞穴是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凹陷处,脾俞穴是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凹陷处,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肝实脾、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谢谢!

    中国网记者

    请问在体检时发现肝上的“小东西”都是什么?会不会引发癌变?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王琦

    好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我们常说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所以通过体检这种形式发现肝脏疾病,是我们门诊上经常遇到的,有很多病人都是因为体检报告上面提示一些异常来看门诊的。这种“小东西”,我们医学上通常称为“肝脏占位性病变”。包括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囊性病变,最常见的就是肝囊肿,其实就是肝脏里面的水泡,不会恶变,一般小的、没有症状的时候我们不做处理。但如果它特别大,或者说对周围的脏器产生了压迫,比如说有右腹的胀痛、餐后的饱胀,或者出现了呼吸困难,甚至囊液出现了感染导致发热,这些情况下就要开始处理。

    第二类是良性实性病变,最常见的是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良性病变,一般不会恶变。一般小的时候或者说没有其他特殊不适的时候,我们都是以随诊观察为主。但是如果长得特别大、或者位于肝脏的表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启动治疗评估。

    第三类是恶性的实性病变。这种情况在我们体检过程当中发现的比例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这个人是有慢性肝病的病史,比如说有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或者是有长期酗酒史、肝癌家族史的时候,我们就要高度关注这类结节的可能。

    所以,我们对体检报告上的“小东西”不用过分紧张,因为良性概率的比例较高。但是我们也不能放任不管,如果发现一定要到肝病专科门诊,请医生进一步诊断,并且提出后续的随诊或者治疗的建议。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暑期是旅游旺季,很多人喜欢到海边、河边游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溺水?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岸上人员应该怎样施救?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段蕾蕾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在暑期尤为重要。应该如何预防儿童和青少年溺水呢?这里可以看到,家长的责任非常重要。家长要带着孩子去有资质的、有救生员的、可游泳的区域去游泳或玩水。如果去泳池游泳的话,首先要熟悉深水区和浅水区的分别,在下水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身体活动热身,要避免在空腹、过饱或者剧烈运动之后去游泳。如果是去海滨浴场游泳或者玩水的话,一定要注意天气、水温和潮汐的情况。在涨退潮、天气和水温不适宜的时候不要去游泳和玩水。同时还要关注浴场或者区域的安全设施和救生员的位置,要遵守游泳区域或者浴场的安全管理规定。另外在乘船或者参加漂流等水上娱乐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按要求全程正确地穿戴救生衣。遇到局地有临时极端天气变化的时候,应立即脱离危险的环境,不要存在侥幸的心理。

    第二方面,一定要告诫和教育孩子,不要独自或者擅自和其他人结伴去游泳,任何地方都不可以;不要去没有保护措施和没有救生员的地方游泳。例如沟渠、池塘、湖泊、水库、江河这样的地方,有很多我们可能不能预见到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水体当中可能会有岩石、水草、暗流这样的情况。另外,水深不容易判断,有可能水底还会有一些深坑、水温可能很低,这样都会加大溺水的风险。

    第三方面,家长还要掌握救援和心肺复苏的技能。我们常说的安全施救的方式包括三个重要的要素,这三个是什么呢?叫、伸、抛这三个字。“叫”是一旦有人溺水,要大声呼救,呼救周围的人员,另外要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支援。“伸”就是在确保自身安全下,要使用水边的长的木杆或者竹竿这样的物品,把它伸向溺水者来施救。“抛”就是采用岸边随手可及的救生圈、塑料泡沫、密封的塑料桶,抛掷向溺水者。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多人手拉手去施救,也不推荐非专业的营救人员下水施救。特别要告诉孩子的是,在发现有溺水人员的时候,首先要保护自己的安全,不可盲目地下水施救,应以呼救为主。

    同时,一些常见的误区也需要提醒家长们注意:一是儿童发生溺水时候,他不一定会拍打水面大声呼喊,溺水往往是快速的和安静的、无声的。有的溺水者可能会出现两眼无神、无法聚焦;有的可能是他试图往某个方向游动,但是其实并没有前进;还有的可能出现像攀爬梯子这样的动作。往往周围的人可能会误认为他们在练习憋气、练习游泳或者在玩水,而忽略了可能正在发生溺水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强调,在水中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持续的、有效的看护,一定要牢记,任何措施都不能代替有效的看护。

    另外一个误区,就是常见的吹气的塑料玩具和游泳圈,它们只是提供给孩子保证他们暂时浮在水面的水上玩具,而不是专业的漂浮设施,它们可能会出现滑脱、漏气等情况发生危险。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为了确保安全,建议孩子游泳和玩水的时候,要使用专业的漂浮设施。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高原地区的夏季气候是较为凉爽宜人的,也是暑期旅游的热门选择。很多人担心有高原反应,请问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高原反应的发生?谢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
    李树强

    谢谢您的提问,现在到高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高原,在医学上,一般将海拔2500米以上的地区认为是高原地区;但是因为存在个体差异,很多人在2500米以下也可能发生类似反应。急性高原反应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症状,有的还会出现甲床和口唇发绀,另外还会出现手、足和面部浮肿和麻木的症状,这些症状一般会在一两天缓解。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者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提示有可能发生高原肺水肿或者高原脑水肿,就要马上到医院治疗。

    老人和儿童是高危人群,所以上高原一定要格外慎重。我们都知道,老年人基础代谢率比较低,同时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慢阻肺等疾病,缺氧导致的头痛和乏力,与这些慢性病容易混淆,所以容易延误诊治、加重病情。儿童代谢比较旺盛,呼吸频率快、血管调节机制不成熟,所以容易发生肺水肿和脑水肿。

    大家如果要到高原旅游,一定要做好预防。首先是进入高原前,建议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检查,因为有些情况属于禁忌证,比如说严重的心肺疾病,近期脑卒中、严重高血压和低血压,还有严重的贫血以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其次,在去高原的途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在中等海拔的高原区进行过渡,每天控制上升的高度,这样可以逐步适应。

    再有,到达高原后,要减少活动量和强度,逐渐适应后再增加运动量。尽量不要喝酒,多吃含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另外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比如乙酰唑胺或小剂量激素,同时也可以试用抗氧化作用的红景天、人参、党参等这些药物,增强机体的抗缺氧能力。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了解到有这样一些说法,“和乙肝或者丙肝的人吃饭、握手、拥抱就会被传染”,“乙肝治不好,查出来也没有用,没症状就不用管”,请问这些说法对吗?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王琦

    好的,感谢您的提问。首先我想说的是,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在传染途径方面,我们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三种途径。比如说血液传播,大部分都是因为输注了感染者的血液,或者和感染者共用针具,或者不规范医疗操作引起的。刚才提到的日常生活、工作的一般接触,拥抱、握手、共用办公用品,这些行为是不会传染乙肝或者丙肝的。

    在疾病预防方面,接种乙肝疫苗对于防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建议成年人一生当中至少要做一次乙肝感染的筛查。如果发现曾经感染过乙肝,那我们可能要进入到治疗评估的这样一个环节。如果发现没有感染过乙肝,比如说表面抗原是阴性的,表面抗体也是阴性的,核心抗体还是阴性的,我们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在治疗方面,目前虽然还没有“根治”慢性乙肝的药物,但是当前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其中一小部分患者可以实现表面抗原转为阴性,通过这样的治疗方式可以最大限度阻止病情的进展,显著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医生可能会从病毒情况、年龄情况、家族史情况,以及转氨酶情况,还有肝脏是否有炎症或者纤维化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医生告诉你,你是符合抗病毒治疗的这类人群,那么我们建议要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只要病毒核酸是阳性的,就要开始治疗。

    这是我的回答。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身体健康,但是有一些健康知识往往真假难辨,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特别容易上当受骗。请问郝女士在日常工作中,在宣传健康知识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向我们分享?谢谢。

    山西省古交市桃园街道社区工作者
    郝丽颖

    感谢记者的提问。我们考虑到老年人的习惯,把防骗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我们组织了“健康谣言粉碎机”的活动,现场我们摆开展台,一边放着药店买的钙片(带着清晰批号和说明书),另一边摆着号称“包治百病”的三无保健品(包装模糊、成分不明),志愿者拿着放大镜对比给老人看,教老人一些识别的方法。

    我们创新“多格合一”工作法,社区工作人员总结了“诈骗话术对照表”,比如“这药只剩最后3盒”,对应“制造稀缺感套路”,并附上社区核实电话。记得有次日常走访工作当中,遇到一个推销员一直给老年人推销,还说送好礼。眼看着老人家被说动了,我们赶紧上前看一下,原来是“高价保健品”。然后我们耐心给老人家解释这其中的猫腻,同时联系了社区的警员和她的子女,这才避免了一场损失。

    我们通过“情景再现”这样的方式帮助老人识别骗局。我们请志愿者假扮健康讲座的讲师,先给老年人发放免费的鸡蛋,然后开始吹嘘某款磁疗床垫能治高血压。这时候民警站出来揭秘这类讲座“先送小礼再洗脑,最后逼你掏腰包”这样的套路。

    我们还推行了健康积分制,鼓励大家参与科普讲座课堂,每次活动积10分,举报可疑推销积20分,积分可以到社区服务中心兑换生活用品,如洗衣液和卫生纸等,对于老年人来讲,了解了健康防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实惠。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
    谢杨

    今天我们现场提问到此结束,接下来是“例行健康提示”。健康谣言花样繁多,掌握识别技巧非常重要。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识别技巧,警惕“传统文化绑架”。有些谣言会利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混淆视听,借传统习俗或者民族文化之名传播一些所谓的“失传的古法”“祖传秘方”等,这些谣言普遍缺乏权威历史文献佐证和现代医学证据支撑。例如所谓的“神医”们集体“违背祖训”,公布“祖传秘方”,背后是统一的脚本、惯用的思维,卖药获利才是他们的目的。具有以上特征的信息请大家不要轻信。我们提醒,如果您发现健康谣言或者遇到无法辨别真伪的健康方面的信息,可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的“辟谣平台”进行举报和检索。

    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文: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

    编辑:于洋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ae45****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613427379@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0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