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调解案子就像拔草,用心还得有耐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6 09:17:04   浏览次数:1  发布人:978c****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如何把“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身处办案一线的法官有经历,有体会,更有责任。为了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好审判故事,传递法治声音,也为了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审判能力和水平,经过调研、征求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共推专栏——“法官手记·做实‘公正与效率’”,与大家见面。诚邀一线的法官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讲述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审判、一次执行、一次接

    如何把“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身处办案一线的法官有经历,有体会,更有责任。

    为了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好审判故事,传递法治声音,也为了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审判能力和水平,经过调研、征求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共推专栏——“法官手记·做实‘公正与效率’”,与大家见面。

    诚邀一线的法官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讲述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审判、一次执行、一次接访、一次普法,透过小切口,通过小故事,反映情理法如何相互交融,公正与效率真正实现。文字宜短,内蕴应长,如有现场视频、照片,读者当会更加欢迎。来稿请注明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发送到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邮箱:fgsjzgfy@126.com。

    当“法官手记”以第三方视角定格,司法为民的细腻纹理将如何被捕捉?这一次,请跟随新疆日报记者的步伐,来到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透过“他视角”,见证“全国模范法官”贾维亮蹲在田间地头,化解一场持续10年纠纷的生动场景……

    “调解案子就像拔草,用心还得有耐心”

    “您这样的法官真少见,一边拔草一边就把困扰我家10多年的糟心事解决了……”近日,听到当事人老姚媳妇对自己的评价,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庭长贾维亮心里暖暖的。

    “还是你们互谅互让,事情才能顺利解决。”贾维亮笑眯眯地回话,同时瞥了一眼手机微信,同事发来信息:老姚转的7.5万元已到账。

    贾维亮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几个人远去的背影,他回想起3个小时前,双方在调解室里争执不休的场景。

    “孙老板,房子修成那样,你还好意思要钱?”

    “你掰指头算算,你房租收了多少了?”听到老姚这样说,老孙气不打一处来。

    “你们专门跑到这里来吵架吗?”正在争吵的二人被贾维亮打断,“院子里该种菜了,草都没来得及拔,我刚好要去拾掇拾掇,你们来不来?”

    “来!”闻听此言,双方都不约而同站了起来。

    法庭小院里,鸡鹅在悠闲觅食,一树桃花悄然绽放。看到这场景,本来争得面红耳赤的老孙与老姚,此刻不由驻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桃花……开得倒是时候。”老孙先松了口。

    老姚望着觅食的鸡鹅,发问:“你说这鸡和鹅怎么处处都在一起?”

    此时,贾维亮已经蹲在田埂上开始拔草了,瞅着闲庭信步觅食的鸡鹅,他说:“它们可不就像你和老孙嘛,闹腾半天,不还得一起找‘食’吃?”

    “时间不等人,但道理总能讲明白。”贾维亮接着说,“眼看进入农时,你们双方家里都有不少地,因为这么一件事耽误农时,划得来?”

    说完话,贾维亮自顾自继续拔草,不再理会二人。

    老姚媳妇见状,也躬下身子帮着拔起草来。老孙就地盘腿一坐,一边瞅着贾维亮,一边揪着地里的野草,三方都不说话。

    “够呛,咋整?”书记员徐阳看了一眼贾维亮,心里直犯嘀咕。

    这是一起典型的乡村房屋纠纷案。2013年,双方签订合同,由老孙给老姚在奇台县三个庄子镇双涝坝村东城河服务区修建平房9间,共计360平方米,约定为二层楼的地基标准。

    房屋建成后,次年部分侧墙、后墙就出现裂缝。为此,老姚不愿支付剩余工程款,拖至今日。今年,老孙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老姚支付剩余工程款15万元和利息损失9.5万余元。

    一方坚持本息一分不能少,另一方坚持己见寸步不让。

    贾维亮表面上在拔草,心里已经开始盘算:10多年的纠纷,争议点就一个——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现场他去了很多次,房屋内墙、后墙、山墙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老姚当年拍摄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的照片就放在徐阳的公文包里。事已至此,对于怎么调解,贾维亮心里有了谱。

    “现在有两条路。”贾维亮说话了,但手里的活儿没停下,“一是老孙要求老姚结清剩余工程款,老姚认为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可能需要提起反诉,这需要房屋质量鉴定。二是老姚那个房屋有没有加盖二层的必要?房屋裂缝能否修补?老孙要么对房屋进行修补,要么赔偿损失。”贾维亮说完看着大家,双方面面相觑,都没吭声。

    贾维亮感到双方情绪缓和了不少,趁热打铁说:“第一种方法周期长,双方支出成本要多些;第二种方法省时省钱,不伤和气。”

    两人依旧没说话。

    有着多年调解经验的贾维亮当即给徐阳使了个眼色,徐阳会意后微微一笑,招呼两人去“金麦穗调解室”。看着两人的背影,贾维亮若有所思。

    过了1个小时,律师走出来告诉贾维亮,双方对完账,还剩10.9万元工程款未结。老孙同意放弃利息损失,折减部分工程款。老姚不再坚持房屋质量存在问题,房屋裂缝自行修复。

    10多年的纠纷,就这样化解了。

    “调解案子就像拔草,用心还得有耐心。”贾维亮说,这样的矛盾在群众生活中不算少数,通过什么途径、选择何种方法化解矛盾纠纷,考验着每一名基层法官的能力,“把群众的烦心事解决好,他们的日子才能过得更顺心。”

    记者手记

    田间地头化纠纷需要真功夫

    看着法官贾维亮蹲在地里拔草的身影,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田间地头化纠纷。

    这场持续10多年的房屋质量纠纷,在传统认知里本该是剑拔弩张的对簿公堂,但贾维亮却用最“土”的办法,进行着有效调解。他带着当事人在小院里边干活边聊天,让不良情绪在暖阳里慢慢消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调解艺术,不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最生动的诠释吗?

    最打动我的是,调解过程中那些充满生活智慧的细节。当老姚问“鸡和鹅怎么处处都在一起”时,贾维亮那句生动的比喻,既化解了尴尬,又点明了邻里相处的真谛。这种将法律语言转化为家常话的能力,是长期扎根基层才能练就的真功夫。

    这场特殊的调解,使人深切感受到:基层司法工作既要有法律的专业,更要有生活的智慧;既要维护公平正义,也要守护人间温情。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像贾维亮这样的基层法官,用他们的智慧和情怀,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法治故事。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人民法院,新疆日报

    文字:新疆日报记者杨舒涵

    漫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提供

    编辑:平钰骁 段茜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978c****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613427379@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0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