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海沧生态环境局近日全面梳理生态环境领域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形成《行政检查事项一览表》,通过优化执法机制、科技赋能、跨部门协作等举措,减少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要抓住执法效能关键点,围绕履职尽责中心线,在完善监督覆盖面上下功夫。”海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林祥瑶介绍。
优化机制提升执法效能。以“双随机”抽查为基础,以专项检查为补充,合并同类执法任务,实现一次进门、全面查清,有效减少多头重复检查;依托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联合城市管理、卫生健康等多部门制定联合检查计划,打破行业壁垒,提升执法效能;深化益企服务和“三送三促”(送政策、送法律、送技术,促复工复产、促环保落实、促环境安全)活动,对正面清单内的企业,原则上以非现场方式开展执法检查。
科技赋能提高履职水平。“为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我们不断拓展非现场执法监管手段,充分发挥7类26个在线监测、环评和排污许可审批、信访投诉等生态环境监管平台作用,提高履职尽责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林祥瑶介绍,海沧生态环境局根据《2025年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计划》按月细化落实措施并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处备案,提高执法计划性,减少随意性。同时,严格落实涉企执法检查情况备查、执法现场记录、出具《行政执法检查通知书》等纪律约束制度,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确保执法检查规范有序。
严格纪律确保执法公正。“我们严格纪律约束,既要为企业减负,也要保障执法公平公正。”海沧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吴克辉介绍,《行政检查事项一览表》是确保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全面落实的重要举措。此表主要内容包括对环评文件编制单位监督检查、对饮用水源地检查等35项权责事项及其设定依据。表中明确,未经公布事项不得实施行政检查,并通过官网向社会公开,确保执法透明化。
“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这些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新方法不仅提升了执法效能,还实实在在回应了企业关切。”吴克辉说。
来源 | 福建生态环境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