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我们要从政治建设、群众路线、制度约束、文化滋养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
作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鉴,从政治建设、群众路线、制度约束、文化滋养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
政治引领校准司法作风“定盘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当时间的沙漏流向2012年,八项规定以短短的600余字展开了一幅激浊扬清的时代画卷。“十年磨一剑”,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车轮上的腐败”,从减少“文山会海”到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作风建设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重构了党内政治生态,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
在新的时代节点上,作风建设这把“破题之钥”让党的肌体更健康、执政根基更稳固。人民法院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根本属性。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审判执行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座谈会等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筑牢忠诚思想根基,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
人民至上架起司法为民“连心桥”。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井冈山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成为凝聚人心的关键;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故事,象征着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须臾不可分离的鱼水深情。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归根到底就是要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人民法院为人民的立场必须坚如磐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司法工作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切实履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承诺。以“如我在诉”的意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凝聚力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这朵“东方之花”,既解开案件的“法结”又解开当事人的“心结”。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明白的裁判文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公正的关注和期待,把定分落到实处,把止争做深、做实、做到人民心里去。
制度创新打造公正司法“强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口,要求司法机关既要严守纪律红线,又要以制度创新保障司法权规范运行。人民法院在制度创新和作风建设上协同发力,推动审判质效与司法公信力双提升。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主线,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筑牢“司法为民”理念,破除行政化干预和官僚主义作风。建立动态评查和预警机制,对案件办理全周期监管,主动接受人大、检察、社会监督,树立严管厚爱的监督作风。依托数字法院建设,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直播、流程信息公开,通过“一张网”建设为审判提速,从技术上压缩“人情案”“关系案”生存土壤,树立高效透明的服务作风。运用速裁程序、在线调解等举措,推动法官下沉一线,主动对接群众需求,把实质解纷贯穿诉讼全过程,做深做实释法说理、判后答疑;强化执行攻坚力度,持之以恒解决执行难,切实保障胜诉者合法权益,树立主动担当的务实作风。
文化浸润涵养清风正气“生态圈”。“公生廉,廉生威”,从包拯的“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到许汝霖的“维风厉行,宁俭毋奢”,古代清官文化中的“慎独”“养廉”思想,与新时代政法干警“五个过硬”要求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人民法院将这份精神遗产转化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化作风建设的生动实践。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关键少数”要以“上行之、下效之”的治理智慧,如于谦“清风两袖朝天去”般率先垂范,仿张伯行“却赠檄文守清霜”般固本培元,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要一体推进学查改,在“学”字上做深做实,深挖传统文化中的司法廉韵,汲取司法审判智慧,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构建学用相长的新机制;在“查”字上见真见效,通过对案件质量评查、廉政风险点动态排查、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进一步找准问题根源和制度漏洞;在“改”字上标本兼治,同步形成整治任务清单,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持续增强学习教育的精准性、实效性。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作者:陶友玲(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刘洁|联系电话:(010)67550743|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王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