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未来讲堂之元曲诵读与赏析(25)——卢挚《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6 15:27:20   浏览次数:1  发布人:dfd3****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词作者: 卢挚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赏析卢挚(约公元1235年——公元约1314年),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元代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沉醉东风·七夕》《沉醉东风·重九》《蟾宫曲·寒食新野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词作者: 卢挚

    江城歌吹风流,

    雨过平山,

    月满西楼。

    几许年华,

    三生醉梦,

    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

    卷朱帘齐按凉州。

    客去还留,

    云树萧萧,

    河汉悠悠。

    赏析

    卢挚(约公元1235年——公元约1314年),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元代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沉醉东风·七夕》《沉醉东风·重九》《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等。卢挚的散曲作品风格明丽自然,多以怀古、山林逸趣、诗酒生活为主题。其作品语言本色,意致自然,风格多样,既有着对生活细腻的描绘,也有着对情感深深的表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卢挚的散曲风格被后人所借鉴和模仿,也为研究元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在扬州繁华景象和宴会热闹氛围的描绘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对故友重逢的喜悦、韶华易逝及欢聚难再的感慨。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开篇三句交代了时空之况:在一个雨过天晴、月光皎洁的夜晚,聚在古来繁华之地扬州。平山堂,是扬州当地著名的观景胜地。这三句不仅描绘了扬州的繁华景象,也为后续的聚会场景提供了背景。

    “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此三句承接上面的时空背景,转而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由景及人。卢挚此时已年过花甲,重游旧地,重逢故人,感慨良多。人生苦短,卢挚用“三生醉梦”来形容人生的短暂与迷离;夏日相聚,心中却因欢聚而感受到凉爽与惬意,故用“六月凉秋”进行了虚实的对比。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宴会的热闹与奢华,酒筵上的欢乐场景,在情景的烘托下呈现出来。弹奏锦瑟的佳人劝酒助兴,卷起朱帘后,一群女子随着《凉州》舞曲的节奏翩翩起舞——足见主人汪右丞的热情好客。

    “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结尾三句以景作结,融情于景。作者即将离去,但主人仍殷勤挽留,这使得离别的气氛更加浓厚。“云树萧萧,河汉悠悠”,描绘两岸树影婆娑、银河悠远的景象,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无限遐想融为一体。情景交融,意味绵长。

    全曲语言优美不浮华,精致不晦涩,既体现了元曲的音韵之美,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全篇以景起笔,以景收尾,穿插叙事与抒情。整首小令意脉清晰,结构紧凑,读之颇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兼顾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贴切结合,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感受外化为具体的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撰稿:张石

    诵读赏析:马黎

    栏目介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形式之一,是继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苑里的又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元曲诵读与赏析”活动,是继“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两岸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流传千年的经典元曲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意义。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dfd3****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613427379@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0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